北京时间昨天深夜,NBA官方终于发布了关于孟菲斯灰熊队球员贾-莫兰特第二次持枪的处罚结果——停赛25场。

当然,这并不意味着禁赛结束后莫兰特就能重返赛场,他需要完成NBA联盟提出的一系列条件才能解禁。而且在停赛25场的日子里,莫兰特不能参加任何与NBA联赛和灰熊队相关的活动。
在这份官方声明的最后,联盟指出这是莫兰特三个月内两次违反联盟管理条例,所以才做出上述的处罚。
读完这份NBA官方声明,支持与反对莫兰特的人都沉默了......

“翻篇了”,一切都过去了?
就在NBA官方发布声明后,灰熊官方第一时间也表明态度,支持联盟的处罚,同时希望球队中每个人都能遵守这些标准。
又过了一小会,Nike官方也发布了声明,表达了三个意思。
第一,很高兴莫兰特主动承担责任。
第二,要把莫兰特的心理健康放在首位。
第三、会场内场外继续支持莫兰特。
我们再来看看莫兰特本人发布的“道歉信”,简单来说也是表达了三个意思:
第一,伤害了NBA和灰熊,跟孟菲斯这座城市道歉,跟NBA的领导们道歉,对自己造成的所有伤害道歉。
第二,辜负了喜欢我的孩子们,我会变得更好,所有支持我的赞助商,不要担心,我会给你们更好的回报。
第三,完善自己的心理建设,不会丢下篮球训练。
简单来说,整个时间线如下,莫兰特本人网上公开道歉,工作单位和集团紧随其后,最大的金主爸爸也发文支持,整个感觉很流畅,表达的意思很清晰,这事儿翻片儿了!一切都过去了。
但问题是,这事儿真的就这么翻篇了吗?
禁赛25场,多了?
在NBA正式处罚结果没有公布之前,美国媒体对莫兰特的猜想有过三种类型的答案,
第一种是必须要高于17场,理论依据主要是禁止莫兰特参与下赛季各类常规赛单项奖的入围(得分王、助攻王等等)。根据新赛季的规定,只有参加65场比赛及以上才能入围。
第二种是30场左右,理论依据是NBA总裁萧华任期内,最长惩罚就是30场(各位可以参考小桥,后文会有提及)。
第三种是半个赛季或一个赛季,理论依据是莫兰特三个月内两次持枪,属于“死不悔改”的典型代表。
可真当官方处罚结果公布后,正义人士还没出来表达不满,莫兰特团队和NBA球员工会率先表态了。
根据美国记者Haynes的爆料,NBA球员工会正在准备上诉,第一诉求是减少禁赛场次,第二诉求是放宽或减免NBA设置的“满足回归条件”!
根据NBA劳资协议的规定,莫兰特和其团队是有30天时间提出上述,最终的结果需要仲裁委员会来决定是否维持原判。
是不是出乎各位的预料?事情变得更有意思了,25场看来不会是二次持枪事件的最终结果。
公道自在人心!
NBA官方声明公布后,为何网友,媒体人和球员工会持完全相反的观点呢?各位可以参考圈内人名记Sam Amick透露的消息。
NBA调查和处罚的点主要集中在莫兰特两次持枪本身,网友可能更多的是考虑到整个长达五个月的“莫兰特作死秀”。
比如说媒体曾曝光过,今年三月莫兰特在野球场拳打一位17岁少年,随后还率人持枪冲入少年家中。
还有今年一月份,步行者与灰熊发生冲突后,莫兰特的座驾中疑似有枪支红色激光瞄准步行者球员大巴车,车内很多球员和工作人员都被激光照到要害部位。
再考虑到莫兰特妹妹平日在学校作威作福,动不动就摇人呼叫哥哥及哥哥的兄弟们。“嚣张跋扈,盛气凌人,暴发户”等头衔都成了莫兰特新的标签。
当然球员工会也出了不少力,在NBA调查莫兰特首次持枪时,球员工会提出酗酒才是“根儿”!说白了,球员工会认为这是球员酒后失德,而莫兰特又让官方相信了自己已经悔过。
聊回正题,现在莫兰特的处罚结果公布了,不少媒体人都公开表示,无所谓,反正莫兰特还会再次持枪,只要期待下一次就好了。
名嘴skip的观点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心声:
“有种不好的感觉,25场不会让莫兰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,他已经习惯了对外界说那些面儿上的话,那些冠冕堂皇的言论不是他的真实想法,场外还是会我行我素。”
“我看了莫兰特的道歉信,我熟悉他,这不是他说法的方式,明显不是他自己写的,NBA不是在惩罚他,而是在纵容他,他还是个孩子,明显不想长大的孩子,但我还是要祝福他,希望25场能让他有个教训。”
这对其他人是否公平?
最后说说我们为什么喜爱NBA?
答案可能有点幼稚,有点可笑,但在80、90后心中,NBA是男孩子们梦想的舞台,虽然自己不能上场,但看着无数好男儿驰骋,迷离又炫酷,代入感非常好。
NBA是商业联盟,是江湖,是名利场,可说白了还是极致篮球的体现形式,当“道义”崩塌时,梦不会碎?爱还会相随?
客观来说,莫兰特的球风确实炸裂,在刚刚公布的本赛季百佳进球中,莫兰特隔扣杰伦-史密斯位居榜首。
上个赛季,莫兰特同样拿到了第一名的好成绩,距离第二节结束还剩0.4秒,接到亚当斯底线传球后完成投篮。
一个胆大心细,一个腰好“活儿细”,这确实让人感受到了巅峰NBA的魅力,但只要打得好就可以为所欲为吗?蝉联算不算是联盟的另一种态度表现呢?
要说NBA最严厉的禁赛,用违禁药算是第一档,理查德-杜马斯、埃迪-约翰逊、克里斯-沃什布恩、罗伊-塔普雷和约翰-德鲁都是终身禁赛。而O.J.-梅奥和泰瑞克-埃文斯药检阳性被禁赛164场。
打架,特别是殴打球迷,那是第二档,臭名昭著的奥本山宫殿事件,当年的阿泰因为动了球迷被罚86场,“武圣”斯蒂芬-杰克逊动球迷30场,小奥尼尔动球迷15场,本-华莱士动球员6场。
对自己人动手算是第三档,最残暴的是“狂人”拉特雷尔-斯普雷维尔,队内训练上演锁喉,暴打教练被罚68场,阿里纳斯更衣室持枪威胁队友被罚50场,被威胁的加瓦利斯-克里坦顿38场。
第四档主要是针对球员打球员和工作人员,克米特-华盛顿让鲁迪-汤姆贾诺维奇尝到了自己脑浆的味道,被罚26场,罗德曼暴踹摄影师腹股沟被罚11场,安东尼打尼克斯球员被罚15场,尼克-范埃克塞尔动裁判,将其推上技术台被罚7场,拉希德-华莱士在停车场威胁裁判被罚7场,罗德曼用头撞裁判6场。
下面是萧华任期内两次重罚,迈尔斯-布里奇斯家暴被罚30场,莫兰特第二次社交媒体持枪被罚25场,各位觉得从历史来看这个处罚结果合理吗?
纵览NBA七十多年历史,例如安东尼奥-戴维斯上看台为妻子出头能被罚5场,“刚果提款机”D.J.-姆本加上看台为主帅埃弗里-约翰逊的妻子出头被罚6场就能看出来,曾经是“公正不阿”的,道义归道义,道理过道理,
但现在呢?球迷寒了心对比赛失去兴趣,商业联盟还赚什么?